阵发性昏迷?罕见病“瓜氨酸血症”请了解下!
瓜氨酸血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是因为位于9号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的精氨琥珀酸酶合成缺陷,可造成患者失禁、失眠、呕吐、出汗甚至阵发性昏迷,影响到日常的生活。
关注罕见病“瓜氨酸血症”
瓜氨酸血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会导致氨和其他有毒物质在血液中积聚。
正常情况下,瓜氨酸与天冬氨酸结合形成精氨琥珀酸,要是后者不能裂解,瓜氨酸与氨便积累起来,结果便会发生失禁、失眠、出汗、呕吐、腹泻、惊厥、精神异常、甚至阵发性昏迷。
由于瓜氨酸血症是由尿素循环问题引起的,它属于一类被称为尿素循环障碍的遗传疾病。
目前有两种类型的瓜氨酸血症:CTLN1和CTLN2
瓜氨酸血症1型(CTLN1):又叫精氨酰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inate synthetase,ASS)缺乏症,是一种尿素循环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死及致残率很高。
瓜氨酸对照品
临床又分为经典型和晚发型。
经典型CTLN1:发生在新生儿期间,婴儿在出生时表现正常,但随着氨在体内的积累,他们会逐渐感到缺乏能量(嗜睡)、喂养不良、呕吐、癫痫和失去知觉,一些受影响的人会出现严重的肝脏问题。
晚发型CTLN1:多发生在青春期和成年,常在感冒、发热、高蛋白饮食、饮酒后急性发作,临床常见精神异常、肝损伤、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猝死。
瓜氨酸血症2型(CTLN2):又叫希特林缺陷病(citrin deficiency),是由于线粒体内膜的天冬氨酸/谷氨酸载体蛋白希特林功能缺陷导致的遗传代谢病。
NICCD型CTLN2:又叫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多在1岁以内发病,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落后、黄疸、肝大、肝功能异常,也是CTLN2的最常见类型。
FTTDCD型CTLN2:又叫枸橼酸代谢障碍和血脂异常症(failure to thrive and dyslipidemia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FTTDCD),临床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落后和血脂异常(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水平增高,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ASS1和SLC25A13基因突变都会导致瓜氨酸血症。这些基因参与反应的蛋白质在尿素循环中起到代谢作用。
尿素循环是发生在肝细胞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会处理身体使用蛋白质时产生的过量氮,多余的氮被用来制造一种叫做尿素的化合物,它会随尿液排出。
ASS1基因突变会导致瓜氨酸血症1型(CTLN1)。ASS1基因提供了制造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的指令,这个酶负责尿素循环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ASS1基因突变会降低该酶的活性,破坏尿素循环,阻止机体对氮的有效处理,导致过量的氮以氨的形式积累在血液中。氨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尤其大,所以在CTLN1中常见患者的各种神经症状(如嗜睡、癫痫等)。
SLC25A13基因突变会导致瓜氨酸血症2型(CTLN2)。SLC25A13基因提供了制造一种叫做希特林蛋白质(citrin)的指令。在细胞体内,citrin帮助运输和分解单糖、生产和尿素循环相关的蛋白质小分子。而且citrin运输的小分子也参与制造核苷酸。
SLC25A13基因突变会阻止人体产生citrin,而citrin的缺乏,会抑制尿素循环并干扰蛋白质和核苷酸的生成,由此产生的氨不断在体内积累,最终导致了瓜氨酸血症2型(CTLN2)。
两种瓜氨酸血症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这意味着患者的父母各自携带有一份突变的基因,但父母只是携带者,并不会表现出相关的临床症状,而他们的后代会有25%的几率致病。
对CTLN1和CTLN2患者的治疗包括饮食限制、控制高氨血症和控制颅内压。
瓜氨酸血症治疗方法
饮食限制的目的是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避免发展过量的氨。然而,受感染的婴儿必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保证正常生长,所以婴儿必须吃特制的低蛋白、高热量的食物,补充必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钙补充剂也可以使用。
当个体氨水平极高(严重高氨血症发作)时,必须及时治疗,这样可避免高氨昏迷及相关神经症状,从而防止在高氨血症发作期间形成过多的氨或清除过多的氨。一般临床常用的药物有布苯基、拉维适和精氨酸。
应当对患病儿童进行监测,以防止颅内压升高,并预料会发生高氨血症发作。警告迹象包括情绪变化,头痛,嗜睡,恶心,呕吐,拒绝进食和脚踝阵挛。
出现肝功能障碍的婴幼儿也可以考虑肝移植。
由于瓜氨酸血症是隐性的遗传病,有些人表面上是正常的,其实是该基因病的携带者,那么该如何知道是否携带呢?目前只能通过基因检测来完成,如果无法确认自己是否携带有ASS1和SLC25A13基因突变。
如果父母是瓜氨酸血症的携带者,又该如何阻断瓜氨酸血症的遗传?由于瓜氨酸血症是隐性的遗传病,可以通过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筛查健康的胚胎,从而阻断该病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