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同一采集室 两只大爱“兔子”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红鸾 2023年3月9日这一天,昆明一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爱心工作室迎来了两位捐献者,他们偶然在这里相会,因为同样的爱心,在同一天为不同的陌生人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虽是80后和90后,不同的年纪却有同样的属相,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相聚在一起,两只大爱的“兔子”,在兔年为远方的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成为云南省第323例、324例成功捐献者。
两位捐献者正一起采集造血干细胞
躺在左边床上的是来自昭通巧家的邓先生,他在2020年10月的一次献血活动中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2年11月,他接到云南省红十字会初配型成功的电话,“因为缘分,我才和他配型成功,他们能找到非血缘关系的我,或许我已是他们最后的希望,我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够救助到患者,祝他早日康复,脱离病痛。”邓先生说。
采集结束,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两位捐献者合影
1987年出生的邓先生是昭通巧家的一名乡镇干部,他在成都读大学时经历了汶川地震,当时他作为学生志愿者曾奔赴一线救助震区的人民,见到了许多外伤患者,他知道血液对生命的重要性,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无偿献血,能急人所急,帮助到别人,邓先生就感觉很值得。
2020年10月,邓先生又像往常一样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这一次,他在献血点遇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正做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宣传,得知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救治血液病患者的通道,邓先生又果断留下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这一小小的举动,埋下了一粒种子,到今天终于开花结果,邓先生也成为了云南省第323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采集结束后,两位捐献者合影
邓先生表示,2014年鲁甸地震时,他的家乡巧家也是重灾区,这让他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博爱、奉献的意义。目前,他所在的乡镇也在成立红十字会,这也是他的工作职责之一,回去后他也会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呼吁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中来。
捐献者邓先生和工作人员合影
在这间采集室的另一张床上,是99年底出生的研究生支教小林,目前在云南保山支教,这个学期支教结束后,即将返回江西南昌的母校读研。2018年,刚满18岁的小林就跑去献血点准备献血,工作人员望着小林还在稚气的脸,又看见他还穿着中学生校服,就劝他先回去读书,以后再来献血,看着小林有点失落,工作人员就问他愿不愿意留下10毫升的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得知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能有机会救治血液病患者生命,小林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就这样,刚满18岁的小林成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捐献者小林和工作人员合影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有些人天生就是善良,小林在大学期间有条件就去做公益,做志愿服务,一有条件就去献血,2022年,品学兼优的他又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来云南保山支教,去年上半年,小林收到了初配成功的通知,但后来杳无音讯。2022年10月底,小林又接到了初配成功的通知,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在2022年12月和 2023年2月初又顺利通过两次体检后,小林进入了准备捐献阶段。
3月3号傍晚,小林收到红十字会的紧急的电话,因对方患者意外提前住进了无菌仓,让他买当晚的机票紧急赶往昆明准备捐献,小林毫不犹豫地又答应了,并顺利在 4日凌晨落地昆明,当天,就开始了动员剂注射,经过了五天的准备,3月9号,小林终于成功完成了捐献,插队成为了云南省第 324 例捐献志愿者。
采集现场
“曾经自己看到其他志愿者的事迹时,就感觉他们是英雄,而我也是想成为这一刻的英雄。”小林说,自己的愿望实现了,其实在他18岁时顶着稚气的脸要求去献血时,那时他就已经是英雄了!
因为爱,让同为本命年的他们在采集室相识,成为志同道合的“铁哥儿们”,也让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通过造血干细胞捐献移植成为血脉相连的“亲人”。